導語:對母親來說,生兒子是一件艱苦的事。首先,生產時,一般男嬰會比女嬰更重一些;其次,生兒子時,母親體內睪丸激素含量會上升;當然,男孩長大后比女孩更加頑皮吵鬧,也讓母親們頭疼不已。英國謝菲爾德大學(University of Sheffield)的維爾皮·盧瑪(Virpi Lummaa)在查閱了過去兩百年來芬蘭教堂的記錄后證實:生兒子會縮短母親的壽命,平均長度為34周。
盧瑪推測這一結果是由子宮中的睪丸激素造成的。研究人員在其他動物(包括實驗大鼠和奶牛)實驗中也曾觀察到這種激素效應。奶牛有時也會產下龍鳳胎,其中的母牛有時候會先天性無生殖能力。
無論上述現(xiàn)象的原因如何,有一個存在事實是:生龍鳳胎的母親,孫子女的數(shù)量比生同性別雙胞胎的母親少19%?磥砩镞M化更偏向后者。美國西北大學(Northwestern University)的人類學家克里斯托弗·久澤(Christopher Kuzawa)說,男女之間的生物差異不僅僅來自于與生俱來的染色體差別,同胞之間的作用也會影響生育率,對進化有重要意義。
對此,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(Pen-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)的生物人類學家及遺傳學家肯尼斯·韋斯(Kenneth Weiss)評價說,這一結果有些令人費解。他指出:“盡管孿生現(xiàn)象是遺傳的,但是進化選擇并不偏向它,因為孿生現(xiàn)象并不常見。不過有些動物卻常有雙生現(xiàn)象!彼說,雖然這看似矛盾,但就算我們觀察到的現(xiàn)象是真實的,如果過分強調其合理性仍可能導致錯誤。
的確,如果將這些結果用來解釋現(xiàn)今的實際情況,會顯得非常不恰當。得益于有效的生育控制、充足的食物和新生兒死亡率降低,進化的影響顯得不如從前明顯。盧瑪說,100年~150年前,嬰兒長到成年(15歲)前,有40%會死去,這在今天看來簡直不可思議。
但是,現(xiàn)在世界上大部分人口所面臨的狀況和工業(yè)化前的芬蘭人還是類似的。盧瑪說:“生的孩子越多,傳播到下一代的基因也越多,進化原則總還是在起作用的!彼希望用現(xiàn)代人口統(tǒng)計信息,檢驗她從芬蘭人中得到的研究結果,她現(xiàn)在正在收集位于非洲西海岸的岡比亞的家庭健康狀況記錄。
同時,盧瑪和她的同事也開始從芬蘭的資料著手另一項分析——祖父母和進化的關系。前期的結果顯示,祖母對于孫子女的成活和生育有直接的幫助,而父親和祖父則沒有。盡管父親健在的孩子會較早結婚,但是對孫子女的數(shù)量沒有增加效應?赡芎蛡鹘y(tǒng)文化中以男性尤其是爺爺輩男性為先的觀念有關,盧瑪說:“如果說存在負面影響,那就是,也許爺爺會和孫子搶食!
一種可能是,進化選擇決定女性的壽命,而男性的壽命只不過是副產品;還有一種可能就是,男性一生都能生育后代,因此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沒有那么重視。盧瑪正在進行的另一研究就是考證男性是否有一直生育后代的能力,盡管這和芬蘭人的一夫一妻制有所矛盾。盧瑪解釋說:“男性過了50歲仍然有人愿意做他的伴侶,而女性過了生育年齡就鮮有人問津了,如果男性一直在生育后代的話,年齡的增長會給他們帶來什么好處呢?”
盧瑪和她的同事們還用這些數(shù)據分析了社會階層對進化的影響,發(fā)現(xiàn)從前的富人比窮人生的孩子更多,如今卻似乎完全反了過來。盧瑪推測,可能現(xiàn)在我們更重視“質”的高低而不是那么在乎“量”的多少了,但明確答案“仍待尋找”。
男性的“害處”和祖母的“好處”顯而易見,這對今年3月剛剛生下兒子埃利斯(Eelis)的盧瑪來說并不是好消息。她笑道:“生兒子很花力氣,還把我變老了,那些每年生一個孩子的女性真是神奇!”
盡管生兒子的代價很大,但生兒子并不只有壞處。盧瑪說:“從進化的角度看,如果你生了個真正的好兒子,他會給你生一堆孫子孫女。生兒子也許要付出很多,但是同時也會得到很多! |